天然产物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物质实体,是生物活性物质和实用药物发现的重要源泉。然而,这些天然产物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些具有很好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往往在其载体如植物、动物、微生物中的含量稀少。正是由于这些活性天然产物的自然来源十分有限,人类对其药用天然资源的过度采伐,加上自然环境的退化等原因,导致相关特种生物资源的逐渐濒危,从而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正在面临一系列的难题。
为了天然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环境、生态保护,从易得的原料出发,开展活性“天然产物化学合成研究”是一条有效的科学途径。对于寻找特有生物资源的替代物质、减少珍稀药用资源的毁灭性采伐,尤其是珍稀特种生物资源的保护,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天然产物化学合成是有机化学研究中最活跃、最具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有机化学研究的水平和实力。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化学不仅为各种功能分子的人工合成建立了高效、经济的工艺和技术,同时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化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学理论、化学反应和试剂都是从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全合成研究中诞生和发展的。
本次创新团队将主要以生物活性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针对它们的化学全合成以及相关合成方法问题,从策略设计的角度出发,发展一些导向天然产物合成的方法学,并重点进行一系列天然产物化学合成研究,在更高层次上凸显“天然产物合成”对有机化学学科发展的带动、引领。
我们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天然产物化学合成研究
(2)导向天然产物合成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
(3)该团队入选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天然产物合成化学”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依托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学科,结合重点实验室优势研究发展方向,在“天然产物合成化学”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以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围绕“天然产物合成化学”这一主题,重点开展“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与“导向天然产物合成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团队获资助一年以来,在有机合成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对三萜Simaroubin、虎皮楠生物碱、石松生物碱Fawcettimine、萜类生物碱Sculponeatin N、、Actinophyllic acid等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结果,方法学领域开展了有机化学中碳-碳、碳-杂键构筑转化的研究。项目执行第一年已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并且该年度樊春安教授获得2012年“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翟宏斌教授获得2012年“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
团队负责人简介:
翟宏斌,男,汉族,1966年10月出生,江苏扬中人,现任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二级教授,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入选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81.9–1985.6: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89.10–1995.6: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6.2–1997.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博士后,导师:Albert H. Soloway。 1998.4–2000.3: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博士后,导师:Henry Rapoport。 2000.5–2010.3: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研究室室主任。 2004.5–2006.2:(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化学生物学流动项目主任。 2010.4–目前:兰州大学萃英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
翟宏斌教授主要学术成就和获奖情况:在苦艾素首次仿生不对称全合成(J. Am. Chem. Soc. 2005)实现之后,翟宏斌教授及其团队围绕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中若干国际热门研究课题,近期完成了Merrilactone A、(-)-Jiadifenin 和(-)-Nakadomarin A 等一系列重要天然产物的简洁高效全合成。所涉及天然产物分子通常兼具复杂环系结构和重要生物活性,合成工作可望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药物先导化合物。近期代表性工作:具有复杂笼状结构和神经营养活性的倍半萜Merrilactone A (Angew. Chem., Int. Ed. 2012)和(-)-Jiadifenin(Angew. Chem., Int. Ed. 2012)的全合成,发表后分别被Chin. J. Org. Chem.和Synfacts 作为亮点介绍,并受邀将为Synthesis 撰写Feature Article。迄今发表论文50 余篇;申请中国专利2项均获授权。